股民想要入市,不会看股票行情?不清楚如何分析股票走势,了解和学习股票知识,小编为你支招,本文章是关于《决战5000点|明年一季度行情可能持续火爆 买基金当买老基金 》的内容,如有帮助请点个赞吧。

决战5000点

      其次,基金分红虽然短期带来抛压,但部分基金公司对旗下开放式基金实施高分红的目的是展开持续营销,其结果往往是获得更多的增量资金。12月7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2200点之后,市场患上轻微的“恐高症”。除去新发基金外,这是近期资金流入基金的一个重要而很少为人注意的渠道。   震荡有理  上周大盘出现巨幅震荡是有理由的:   2200点带来的空间上的压力。   近期基金大规模集中分红,也有兑现浮盈的需要,使得部分基金重仓股面临抛压,进而影响到大盘的走势。  首先,年底结账因素正在消退。不少机构年底前必须将今年在股票投资上取得的巨大浮盈兑现一部分,方能计入年度的可分配收益,以满足年底的各项财务需求。过去,多数机构兑现浮盈的过程都会在12月中旬前结束,反过来,部分机构会趁机捡一些跌下来的“便宜货”。   年底结账因素带来的时间上的压力

    这是相当正常的,毕竟上证指数离5年前2245点的历史高点只差40点左右,大盘还有多少上升空间,不少市场人士心存疑虑。  保险公司20 年股票投资规模的比例上限是其20 年资产总规模的5%,而明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10%。  另有迹象显示,前期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向好的方向转化。嘉实策略增长创下400亿首发“神话”,就是一个明证。近期,基金业流行一種称为“类首发”的持续营销策略,就是将旗下某只开放式基金(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一只)分红至面值附近,然后以低净值、优惠费率为卖点吸引投资者申购。有消息称,深圳某券商为此近期卖出7亿元的股票。这一判断值得密切关注。在大盘结束震荡,明年年初行情有望继续上扬的背景下,投资者与其争购新基金,不如申购老基金,或买入基金重仓股。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巨幅震荡的走势可能会在本周结束,大盘有望重拾上升台阶

    通过这一策略,不少实施分红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数倍,部分基金甚至获得了数十亿份规模的申购。  在不利因素出现转化的同时,外围资金入市需求仍然巨大。这也是以前年末屡屡出现“翘尾”行情的重要原因,尤其以20 、20 年更为典型。有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发行过热可能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调控措施,限制新基金发行。  上涨可期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以小幅阴跌为特征的调整往往会如梅雨般绵绵不绝,而以巨量暴跌为特征的调整却会如盛夏雷雨般来得急去得快。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明年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规模将会急剧扩张。考虑到今年保险公司资产总规模的大幅增长,有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即便保险公司目前股票上是满仓,过了元旦就变成了30%的仓位,大量新增可投资股票的资金等待入市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操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交易风险自担!